• 中文版
  • English
  • 行业动态

    王俊寿:金融对产业链供应链的赋能体现在滋养节点企业、润泽整个链条

    发布时间:2022-11-09 作者:


    由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中国银行、中国经济信息社承办的第五届进博会虹桥国际经济论坛“金融支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分论坛”今天上午成功举办,论坛旨在深入研讨金融如何发挥服务实体经济作用,共同构筑稳定安全、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促进贸易投资顺畅开展和经济持续复苏。上海银保监局局长王俊寿出席论坛,并在讨论环节作为嘉宾发言。

     

    以下为发言实录:

     

    主持人:在着力发展实体经济的大背景下,相比传统金融业务,供应链金融有哪些独特的作用和意义?


    王俊寿: 感谢主持人,今天这个论坛我觉得非常有意义,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大背景下,特别是党的二十大刚刚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提到“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在这样一个总的要求和背景下我们召开这样一次论坛,我觉得特别恰逢其时。

     

     正如刚刚主持人讲到的,我们现在面临着很多产业链供应链方面国内外、境内外的各种挑战和冲击。供应链金融是基于产业链基础之上而衍生出来的,如果说没有产业链这个“本”,就没有供应链金融这个“末”,所以金融支持产业链供应链,本身就是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体现。因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没有实体经济,没有产业链供应链这个基础链,就没有金融链这个衍生链的诞生。 过去,各类金融机构在支持企业的过程当中,更多是以企业自身信用为中心,更多地强调抵质押物,更多地强调第二还款来源,更多地利用静态历史数据去分析和研判风险情况,而供应链金融恰恰跳跃出或者说超越了过去传统金融的打法。供应链金融是基于整个产业链供应链的基础之上,围绕真实的产业基础、真实的交易和贸易背景去做,就不会出现所谓的金融脱实向虚、自拉自唱,金融和实体两个循环。

     

    我觉得这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特别是供应链金融在科技赋能之后,我们的物联网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我们对抵质押物的可视、可控、可追的监管。我们的区块链技术,特别是区块链技术当中的智能合约、不可撤销交易、点对点交易等,有效地解决了过去很多企业通过虚假贸易背景骗取银行贷款的问题。过去银保监会查处了很多虚构贸易背景、骗取银行贷款的案例。供应链融资在区块链技术等科技赋能的基础上,很多风险可以得到有效管控。供应链金融运用大数据技术,可以有效地对各类主体的行为轨迹和日常行为习惯偏好进行精准画像,就可以有效甄别和风险分类。

     

    和传统金融相比,过去金融业是以商业银行为主导,而现在供应链金融是以链条上的核心企业,也就是链主企业为主导,只要链主企业顶天立地,上下游成千上万的中小企业就可以铺天盖地的发展。所以金融对产业链、供应链的赋能就体现在它可以实现滋养节点企业,润泽整个链条,达到灌溉整个产业的目的。 只要金融不跑偏,不游离于供应链金融的真实交易轨道或者主赛道之外,金融的风险就是可控的,我们就可以解决过去传统金融当中存在的资产难穿透、信息难掌控、数据难验证的这些多难困境。我认为供应链金融是对传统金融的升级和飞跃。

     

    主持人:从监管者的角度看,供应链金融主要存在哪些风险点,如何更好地防控这些风险?


    王俊寿: 结合刚刚几位嘉宾提到金融领域的一些诉求,我也从我的角度做一些回应,也是我个人的理解。确确实实,供应链金融走到今天,既是全新的,也是古老的,或者说是基于传统的商业逻辑而成长起来的金融服务品种。

     

    过去我们有订单制,发放贷款要有物资保证性和对应性,即“一手拿钱,一手拿货”。供应链金融既是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的金融链,更是信用链、价值链和信任链。 过去几年,银保监会在治理金融乱象过程当中,治理了很多通过虚假贸易、虚构合同骗取贷款的问题,现在应该说得到了根本性的治理。现在从我们监管希望看到的愿景就是,供应链金融真正能够回归金融的本源,真正能够回归金融的本质。我们讲供应链金融从趋势上经历了过去的线下化的1.0版本,到线上化2C的2.0版本,到线上化智能化的2B的3.0版本,现在是全产业链数字化的4.0版本。趋势上由单一服务向综合服务转化,由过去的单一贷款向票、证、融、贷、投、租、险七大金融工具的综合解决方案转变。

     

    刚才,路易达孚讲到套保的问题,如果说我们回顾供应链金融的话,狭义的1.0版本是银行提供支付结算,2.0版本或者第二层面的需求是提供信贷融资,而最高境界的金融服务是以无形的信用,为有形的实体赋能,最终是要帮助实体企业防范化解风险,包括刚才说的如何解决跨境套保的问题,如何利用金融衍生品工具解决风险对冲的问题,我觉得这是金融对实体经济最大的赋能。而支付结算、传统信贷这些都是最基本的一些服务。 刚才金光集团APP也讲到了,几家大型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在延链、扩链、强链方面做的工作,我觉得做得还不够,还可以有更大、更深的合作空间。现在来看,供应链金融总体上面临的是一种“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氛围,包括国外对我们的各种打压和冲击等。

     

    所以我们现在应该考虑如何构造一种以链围圈、以圈织网,形成产业集群,即由线式的链,形成一个圈,最后织成一个区域性的网,以保证我们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联合国公布的41个工业门类,全世界只有我们中国是最全的。我曾经工作过的山东,是全中国唯一一个涵盖41个工业门类的省。我们国家有这样的工业基础和韧性,为实体产业提供支撑。

     

    因此,我们要自信自立,同时还要守正创新。 从监管角度来看,供应链金融下一步的风险防控上,我觉得主要面临两大风险。一是外生性风险,如经济周期波动风险、政策环境风险、外部对我们供应链的极限施压和打压等,可能短期会对我们造成一些冲击,这是外在的宏观性的风险。

     

    二是内生性风险,主要是指整个链条自身的风险,包括核心企业的风险、上下游企业主体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包括我们在运用科技赋能过程当中,各种科技自身的风险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下一步在监控、监测过程当中要面临的。我们监管部门既要防范风险、守住底线,同时还要引领发展,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推进,有些问题需要在发展规范当中逐步完善和化解。

     

    下一步,在打造供应链的场景金融、综合金融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我们监管常常有一句话叫“无科技不风控,无科技不监管”。我们要运用各种科技手段为监管赋能,更好服务企业的诉求。商业银行在化解防范风险方面,需要监管部门用穿透的方法和手段去警示、识别风险,这样就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开放的、无边界的金融生态圈。作为监管部门,我们也有责任去保驾护航,共同推动供应链金融行稳致远。


    上一篇:多地首批供应链票据再贴现业务落地,央行表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供应链票据贴现.. 下一篇:重磅!国务院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全文)
  • 天逸财金科技服务(武汉)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鄂公网安备 42018502002196号    鄂ICP备: 12009823号-4;鄂ICP备: 12009823号-5;鄂ICP备: 12009823号-6   技术支持:爱牛网络
  • 留言板

     

    填写内容注意事项或者其他提示

    官方热线

    400-999-2278

    扫码关注天逸集团